- · 《中国卫生经济》栏目设[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刊物宗[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征稿要[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投稿方[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收稿方[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数据库[09/01]
北宋兜率净土的图景——高平开化寺弥勒上生经(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图像N5:人物构成较以上二图更为复杂些,因右侧靠近壁角,雨水浸刷,目前仅见一座歇山顶建筑的局部,殿中可辨认出一尊附头光及身光的佛像,趺坐于
图像N5:人物构成较以上二图更为复杂些,因右侧靠近壁角,雨水浸刷,目前仅见一座歇山顶建筑的局部,殿中可辨认出一尊附头光及身光的佛像,趺坐于束腰台基之上,形制与图像N2类似。殿外有两位妇人及二孩童,似乎正在向殿前行进的过程中。二孩童中,前面的女孩正将手中之物放置在殿前的案台上,后面紧跟的男童双头托盘举于头顶,盘中装满了小的瓶盏等容器。其后的女子头饰衣着华贵,面带微笑回头与走在最后年龄稍长的妇人交谈。结合黑水城版刻,可推测这是“花香供养”,即“以众名香妙花供养”。画面描绘的可能是一富家女子以多种香料妙花供养,修持净业的场景。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弥勒。闻佛所说。应试即得百万亿陀罗尼门。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住立佛前。尔时优波离亦从座起。头面作礼而白佛言。
图像BP-1(图4)正是经文开篇释迦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的场景。绘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跏趺坐于仰瓣莲台之上,人物呈四分之三侧面像。右栏图像因北壁东次间檐柱雨水渗漏,漫漶严重,佛两侧仅一尊胁侍天王,以及一合掌站立的僧人比较清楚。从残存的衣纹细节中依稀可辨的是合掌僧人后方的另一位僧人及天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供案前一立一跪的两个形象,人物a作四分之三侧面,微髭,正是弥勒菩萨,其姿态与佛经中的描述相合。
开化寺弥勒上生经变的精巧构思不止于对时间动态的隐喻,深入研究BP-1之上的两处图像发现,画面还给予了说法空间生动而细腻的视觉化表达。
以上关于五百万亿天子、五百万亿龙王的身份,证据比较充足,谷东方先生在其文中已说明清楚。但是围绕着天子化现、龙王行雨的宝宫建筑,笔者认为尚有一些问题需要重新思考与讨论。其中核心疑问就是:究竟哪个形象是牢度大神?
按照《弥勒上生经》,“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祇陀园周遍七匝……今于此中有千菩萨”,并诸尊者与其眷属、四众、天龙八部等,在经文的最后,“佛说是语时,四部弟子、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可见释迦牟尼弘法时,闻法者甚众,且经文一一详述名目。尽管BP-1和2这样两个在时间上存在先后关系的释迦说法场景,各自并没有完整地描绘出诸位菩提萨埵以及常见的天龙八部的形象,但如果我们将二者联系起来观看,图像背后的创作意图便悄然浮现。
北宋兜率净土的图景——高平开化寺弥勒上生经变考释
二、兜率天宫中主要人物与空间结构的互动
在汉译佛经的语境中,《弥勒上生经》的特殊之处在于其文本中有两个主格—说经的释迦牟尼与被释迦述说同时自身也在说法的弥勒菩萨⑨。当然此类经典不止一种,还包括《佛说弥勒下生经》《阿弥陀经》等,主要是净土类经典。在开化寺的上生经变之外,我们所见对于此类经典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敦煌石窟壁画经变为代表的仅表现第二主格(被释迦述说的尊格);另一种则是以版刻佛经扉画为代表的在横向展开的长卷中同时表现两个主格的情况⑩。然而即使是佛经版画,也只是从图像上以套叠的手法描绘出两个主尊说法的“场域”,开化寺的弥勒上生经变则通过二次释迦说法图并弥勒天宫说法图(图3,BP-1、BP-2和MP场景)共三个“场域”为整个净土经变增加了时间上延展的可能性。可以说,如此匠心独具的经变结构设计在其他地区的弥勒上生经变甚至是其他题材的经变中几乎没有发现。
佛告优波离:“是名弥勒菩萨于阎浮提没生兜率陀天因缘。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
一、三个说法图:构建文本时间与空间的新模式
有别于一般经变画以单幅说法图像概括释迦法会的场景,开化寺弥勒上生经变在佛经文本的叙事结构内选取了前后相继的两个时间节点,绘制成相对独立的两幅释迦说法图,并放置在兜率天宫图的左右两侧。其中,画师还以特征性图像要素暗示出佛陀说《弥勒上生经》的具体场所。两处释迦说法图像不仅在视觉上形成对称与平衡,更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内互相补足了人物图像志系统,构成一种特别的互文关系,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时间流的视觉性实体化。结合兜率天宫内的弥勒菩萨法会,三处说法图的并置巧妙地提示了整个弥勒上生经变的时间及空间背景框架,可以说是开化寺北宋壁画对于净土经变图像叙事模式的开创性设计。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经济》 网址: http://www.zgwsjjzz.cn/zonghexinwen/2022/0914/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