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卫生经济》栏目设[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刊物宗[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征稿要[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投稿方[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收稿方[09/01]
- · 《中国卫生经济》数据库[09/01]
疫情应对模式效果研究显示:有效控制疫情 经济(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对于防控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要算大账、长远账、动态账。动态清零的灵魂就是发现早、控制早,把疫情消灭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对于防控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要算大账、长远账、动态账。动态清零的灵魂就是发现早、控制早,把疫情消灭在萌芽中。事实证明,越是坚持动态清零,疫情就能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的影响就越小,就能为发展持续创造良好环境。从整体和长远看,以一段时间内精准控制发生疫情的区域,防止疫情扩散,换来的是最广大地区和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是更加宽松、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8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报告新冠确诊病例已超5.9亿,其中,例死亡。目前全球疫情仍处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亚洲疫情持续处于焦灼状态,日本、韩国近一个月的新增确诊数据分别达到533万、262万,是除美国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疫情之初,日本及时出台防疫政策,倡导民众佩戴口罩,管控人员流动;韩国则大面积实施核酸检测,对确诊病例严格管控,两国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防疫战线不断拉长,两国管控措施逐渐放松,以致陷入被动局面。
“由于美国政府防疫不力,疫情迅速扩散,导致出现劳动力短缺、工业生产放缓、供应链中断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告诉记者,供应链危机导致消费品供给不足,不少美国家庭买不起或根本买不到必要的生活物资。
8月14日,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在报道中指出,高企的通货膨胀还给多数美国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财务压力,他们被迫为食品和房租等日常必需品支付更多费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曾打过一个比方:中国所采取的“动态清零”总方针和一系列抗疫举措,相当于为中国14亿人民购买了一份应对疫情变化、病毒变异传播等不确定因素的保险,“购买保险的成本是牺牲一小部分人的消费,目的是为了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对于疫情,我们(美国)毫无准备且应对不力,我们本应比许多其他国家准备得更充分,结果我们却还是深陷经济困境。”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沃尔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曾经历过疫情,也曾遭遇经济危机,但从未像现在这样,同时经历这两者。
中国采取“动态清零”的抗疫政策实现了各国在两年多前曾经寻求的目标:低死亡率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混乱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中国作为严格防控的代表,得到了外界的认可。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在题为《中国的新冠感染“动态清零”政策包含对别国的教益》一文指出,中国采取“动态清零”的抗疫政策实现了每个国家在两年前曾经寻求的目标:低死亡率和尽可能少的经济混乱。
截至8月10日,安徽累计感染者近2000例,甘肃累计感染者近4500例,广西累计感染者超3700例……近期,多个奥密克戎感染超千例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均实现了社会面新发阳性清零。
美国民众的生命健康是消极防疫的直接代价。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9363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4万例。累计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数均居世界首位。据美国广播公司8月10日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美已有超2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疫情。
“面对疫情,美国由一己私利驱动的所谓‘领导力'及其背后的政治衰败,直接导致美国在防疫与经济两个跑道上的‘双输'。”刁大明说。
文章来源:《中国卫生经济》 网址: http://www.zgwsjjzz.cn/zonghexinwen/2022/0822/1306.html